【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政务访谈节目,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牡丹区安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薛豪。欢迎您做客牡丹区政府网。
【薛豪】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访谈节目,感谢牡丹区政府网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此,我谨代表安兴镇向社会各界朋友多年以来对镇各项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主持人】薛镇长,近年来,“人才返乡创业”这一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安兴镇返乡创业的整体情况吗?
【薛豪】好的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可以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归根结底都需要各类人才去振兴推动、去担当作为、去攻坚克难、创新发展。安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带领全镇上下做实做好“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返乡创业工作,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自2016年开展返乡创业工作以来,吸引本镇及周围乡镇成功人士、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创业130人,带动就业九百余人,落地项目8个,2023年产值达6.3亿元,创利税3700万元。“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主持人】薛镇长,是什么促使安兴镇党委、政府如此重视返乡创业工作的开展呢?
【薛豪】安兴镇是劳务输出大镇。据2016年初统计,全镇25—45岁的男女青年,在外务工的超过7000人;群众创办的115个企业中,有105个在外地;本地农商行和邮政储蓄两家银行存款超过6.5亿元,而贷款仅7000万元。面对“人才在外面,项目在外地,积蓄在银行”畸形发展的现状和全镇人民群众的呼唤,安兴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市、区人社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决心“把人才拉回来,把项目迁回来,让存款活起来”,把返乡创业纳入全镇重大发展战略,全力予以推进。在此大背景下我镇规划建设了1200亩的安兴镇返乡创业园,配套投入2000万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并对入驻园区的项目实行补贴,对返乡创业项目进行全方位、一体化服务。2018年12月安兴镇返乡创业园被评为了市级返乡创业园。目前返乡创业园内已落地多家企业,包括金泓电子、高烽电机、创艺模型、锦臻食品、念学塑料、新翰印刷等企业。
【主持人】薛镇长,人人都说乡情最难忘,安兴镇党委、政府是怎么打好用好一手“乡情牌”的?
【薛豪】是的,人都是有情感的。在乡镇接触在外务工人员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浓浓眷恋。安兴镇镇村两级高度重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任分别带领管区书记、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赴天津、北京、江苏等地,召开创业座谈会16次,座谈人数500余人,与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和打工人员促膝谈心,叙乡情、讲亲情、交实情,介绍家乡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和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陈述家乡年迈父母对外出子女的牵挂和幼小儿女对爸爸妈妈早日回家的期盼。很多在外的亲人喝着家乡的酒,说着家乡的话,叙着家乡的情,流下了对家乡无限眷恋的热泪,当场群情激昂,表示回家乡创业。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31个“为村”平台,建立了31个家乡共建群,对全镇有能力、有思想、创业意识较强的800名在外有志青年,各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与他们交流互动,让他们时刻了解家乡发展动态,逐步增强他们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好“乡情”作用。
【主持人】薛镇长,为了留住人才,创新返乡创业的发展环境,安兴镇做出了哪些努力?
【薛豪】安兴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决心当好返乡创业人员的“店小二”,打造返乡创业新平台。
一是创建市级高标准返乡创业园。规划建设的1200亩返乡创业园,配套投入2000万元,完善了部分基础设施,被市人社局评为菏泽市高标准返乡创业园,给予奖补资金60万元。
二是成立镇返乡创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对返乡创业人员实行“一对一”配套服务,为进驻企业现场搞好创业指导、市场推广、事务代理、政策落实等。并在服务中心建立园区企业专用劳保服务点、经委人员对接点等,方便园区企业办理各项业务。
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对入驻园区的项目实行补贴,无偿提供办公设备、信息网络、水电、培训;并实行政府贴息贷款,现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70万元,使很多小微企业孵化诞生。
四是建立“一企一策”工作机制。为大力实施项目回引工程,对被列为三年内重点回迁的30个项目,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回引工作组,一个企业一套方案,力促“人心回归,项目回迁”。
当我们了解到刘楼村村民刘卫孟在青岛的电机厂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适合在我镇发展的情况后,经过镇村干部、群众代表6次与其接洽座谈,刘卫孟扛起了返乡创业的大旗,投资6800万元,将青岛的风机厂迁入了镇返乡创业园,当年就实现产值2亿元,创利税2200万元。并在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菏泽高峰电机-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发中心,致力于科研合作、新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助力安兴镇乡村振兴发展。我区牡丹办事处杨保安从北京回家乡创业,投资5800万元在安兴返乡创业园建成了新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瑞康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文祥投资2000多万元在返乡创业园建设了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医用包装机械及医用敷料为一体的企业,逐年发展壮大,预计2024年实现产值可突破2亿元,创利税1000万元,带动就业人员400余人。
【主持人】薛镇长,安兴镇作为老农业乡镇,在新形势面前如何从自身特色出发,结合好人才回归,赋能乡村振兴?
【薛豪】我们在大力引导返乡创业、发展工业企业的同时,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唱好农业转型升级“主旋律”,以千亩示范基地为依托,鼓励种植大户、企业老板回乡创业。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发展,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
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船郭庄村村民郭海英,流转1500亩耕地,成立了悦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集高效农业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揭开了我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并于启动二产项目——建设悦如农业牡丹产品深加工产业园,该产业园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5亩,规划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有机牡丹籽油标准化深加工车间2200平方米。目前深加工车间已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并投产。每年可生产牡丹花蕊茶2.42吨,有机牡丹籽油50万套,实现综合产值6000万元,创利税1600万元,安排人员就业150人。
二是依托现有资源,打造旅游产业。“回乡创客”占新安,充分利用我镇“江北第一大海棠示范基地”资源优势,开启了“乡村文旅”新征程。今年4月,2024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暨牡丹区安兴镇第六届海棠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海棠盛开,花香四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近3万名游客前来观赏海棠。
三是培植创业精神,掀起全镇创业的热潮。针对普遍存在的“求稳”思想,我们从宣传政策、举行报告会、举办培训班入手,逐步树立全镇群众的创业意识,让创业精神永驻安兴。对比2015年,2023年我镇两家银行贷款总量均上升近3亿元,创业局面逐步形成。
【主持人】薛镇长,安兴镇的人才回归真正意义上地赋能了乡村振兴,请问,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兴镇还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薛豪】返乡创业热潮不仅为安兴镇带来了一批有头脑的“创新人”,还引来了一批善治理的“领头人”,推动安兴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特别注重从在外能人中选拔村“两委”干部。一批讲政治、重公道、有能力的返乡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基层治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这些人政治上受尊重、精神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成为农村发展主心骨、基层组织领头人。安兴镇在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选举中,前屯村支书刘心兵原来是一直在外地从事交通运输行业,在选举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村支部书记。肖庄行政村李晨蓓在青海服兵役,退役后回乡参选,成为全镇唯一的女性支部书记。刘心兵和李晨蓓都是“80后”,工作上有思路,有朝气,回乡后带领两个村分别从“人居环境”和“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为村集体增加了收益。在他们的带领下,原来生产纯粮食酒的小酒厂,从手工小作坊走向了“百年润粮”。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详细解答,我们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安兴镇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薛豪】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大家,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返乡创业为安兴镇经济发展的“总抓手”,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描绘好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同时感谢牡丹区政府网站政务访谈栏目提供这个平台,让我能有机会同广大群众进行交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都将积极采纳,认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