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人民政府
访谈主题:强产业兴乡村 绘就大黄集镇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上线嘉宾:
牡丹区大黄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国令
上线时间:
2025-08-20
上线单位:
牡丹区大黄集镇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市民朋友、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政务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牡丹区大黄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国令,魏镇长,您好!

【魏国令】:主持人你好,广大市民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牡丹区政府网站提供这个平台,让我能和大家交流大黄集镇2025年的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大黄集镇4.9万父老乡亲,对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2025年,我们围绕“强产业、兴乡村、惠民生”的目标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分享这些成果。

【主持人】:魏镇长,2025年大黄集镇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少亮眼表现,尤其是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方面,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魏国令】:谢谢主持人的关注。2025年,我们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核心抓手,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镇域经济提质增效。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我们坚持“项目为王”,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

一是总投资2.4亿元的天邦粮油谷物磨制技术改造提升项目,将小麦粉20万吨/年的产能转化为玉米等杂粮加工,项目完成后企业工业产值增加6亿

二是总投资9200万元的长有面粉智能化储配与全自动包装发放技术改造项目将于春节前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三是总投资4800万元的鼎成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清洁高效生物质颗粒生产设备智能化更新改造项目,正在进行设备提升改造,预计于10月投产。

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发挥木材加工优势,突出“产业链招商”,年引进3个优质项目。

总投资3800万高端桧木、柚木家居板材仓储项目,项目占地10000平方米,储存桧木、柚木等高端实木家居板材约12万立方米。

是总投资4200万的万林木制品仓储项目,计划建设厂房13000平方米,可存储约15万立方米环保木制品。

总投资9500万元的饲料、鸡蛋等农产品仓储项目,项目占地约150亩,建设标准化饲料生产车间9个、原料仓储车间10个。

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建立“项目秘书”服务专班,实施项目包联机制,打造项目全过程服务体系推进行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制定自查自纠问题台账,开展专项整治和评估提升行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契机,优化服务质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搭建政银企平台,帮助辖区内部分规上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3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大黄集镇今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这是非常亮眼的成绩,能否详细介绍下这方面的工作?

【魏国令】:能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们坚持“农业立镇、产业兴农”的生动实践。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筑牢小麦产业根基。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小田”变“大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5.3万亩左右。创新采用“党建+全产业链融合+多元利益联结”模式,在党领办合作社的引导下,面粉企业与农户签订冬小麦良种种植协议,以高于市场协议价敞开收购达标小麦,使农户亩均增收100-300元,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超800万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97万亩,改造及架设高压电22.657公里、低压电132.941公里,打通电力供应“最后一公里”,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做强面粉加工产业。培育壮大山东天邦粮油有限公司、山东长有面粉有限公司、菏泽市三星面粉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构建集收购、仓储、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面粉加工产业集群。与高校建立深度的产教融合合作关系,累计培养小麦种植、面粉加工、挂面生产、电商直播等全产业链人才500余人。紧抓“智改数转”机遇,天邦粮油引进日本沙迪克株式会社生产的DDM真空和面机、面带复合压延机、压延切出机等先进设备,成品率提升10%。建设专业电商服务中心,打造电商培训基地,2024年,累计开展电商技能培训4场次,培训人数达180余人次。

三是拓展下游制品产业。全力支持面粉加工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目前面粉制品企业实现了初级加工、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产品涵盖专用面粉、挂面、日式软弹面等品类。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目前,面粉加工企业拥有“亚冠”“粉中冠”“天邦”“名派“曹州雪”“神豪”等数十种品牌,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出口蒙古、朝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强产业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主持人】:民生是发展的根本,大黄集镇在民生保障上有哪些新举措、新成效?

【魏国令】:我们始终坚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5年重点从脱贫巩固、公共服务、养老医疗三方面发力:

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我们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今年处理预警监测信息678条,落实“一户一策”帮扶。通过产业帮扶、就业援助,98名脱贫户人员实现务工就业,扶贫项目资产收益达2867904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公共服务上,我们加大民生投入。开展扶贫助学2次、雨露计划2次,发放资金141000元,惠及46名学生;与牡丹区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每月安排4名专家坐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为全镇31722名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其中包括为12000余名重点人群建立个性化健康管理档案,并提供定期体检与疾病预防指导。

聚焦“一老一小”,织密民生保障网。始终践行“七心为老”理念,为159位分散供养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对4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爱心结对父母”帮扶,每月入户随访,疏导儿童心理健康。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大黄集镇的发展充满期待,最后想问问下一步还有哪些规划?

【魏国令】: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优势,深化面粉加工产业链延伸,支持天邦粮油、长有面粉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拓展速冻食品、功能型面粉等深加工品类。同时,聚焦木材加工、农产品仓储等特色产业,推动高端桧木、柚木家居板材仓储项目等尽快达产达效,加大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度,促进各产业协同发展。

二是深化民生保障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的帮扶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七心为老”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强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丰富“爱心结对父母”活动形式,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优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三是推进乡村功能完善,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改造升级,提升乡村面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黄集镇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主持人】:非常感谢魏镇长的详细介绍,相信大黄集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收看!

【魏国令】: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市民朋友!同时感谢牡丹区政府网站政务访谈栏目提供这个平台,让我能有机会同广大群众进行交流欢迎大家常来大黄集镇走走看看,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中央及各省政府
    中央政府各部门
    省政府各部门
    省内各市政府
    市政府各部门
    市内各县区政府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地址:菏泽市东方红西街999号 邮编:274000 电话:0530-5928999、5928972